自编自导自演的红色情景合唱《英雄赞歌》经过多次排练搬上舞台。48名机关党员干部职工用铿锵有力、燎亮的歌声唱给党,颂给党;用挺拔的身姿回顾中国老战士在烽烟滚滚中对...
啸,一种歌吟方式,称之为“啸”。啸不承担切实的内容,不遵守既定的格式,只随心所欲地吐露出一派风致,一腔心曲。在中国1700年前的魏晋时期达到鼎盛,社会精英人群尤...
三娘子传说 三娘子传说自北宋一直流传至今,清《南乐县志》、《南乐文物志》、《南乐县文化志》中均有记载。 北宋时期,现在三娘子台东边的卫河还是黄河流经之道,那时黄...
南乐西街龙舞 南乐西街龙舞自明代传入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它是北方龙舞的一个缩影。西街龙舞民间俗称“玩龙”,内容为一蛛精作怪,赤龙、青龙共擒一蛛,寓意龙能镇妖捉...
文化遗产日 传统美术 昌乐泥塑历史悠久,造型独特,也称“元村泥塑”,可追组到清道光年间,距今已有160多年历史。最初创始人是王中枢(字明山)即当代传人王肖雪的祖...
WINTER HEALTH 乔派坠子 乔清秀 “坠子”是河南民间流传的一种曲艺演唱形式,起源由何时何地,未有有确凿之考据,它是由大鼓书、道情、莺歌柳、渔鼓等多种...
元村杨记豆腐干 ,时:18 元村杨记豆腐干,亦称元村豆腐干,其历史可追溯至1796年。历史上有名的隋唐大运河,其豫北至京津地区近千里的河段统称卫河,也叫御河。杨...
罗卷戏 罗戏,是南乐县一个古老的戏曲剧种。又名“大罗戏”、“罗子戏”、“大笛子”、“大笛子罗罗”,南乐邑人多称“骡子头”。 大罗戏相传是“大乐戏",罗是快乐的“...
目连戏 目连戏是一种广泛流传于全国的古老戏曲形式,迄今已有千年的历史,被誉为“百戏之祖”和“中国戏剧的活化石”。 传统戏剧——目连戏 目连戏在中华民族悠久厚重的...
换个角度看非遗 星 期 六 六 月 第 二 个 2022年6月11日是我国第十七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连接现代生活,绽放迷人光彩”。口号是“人民...
南乐县召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推进会 6月8日,南乐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召开工作推进会,会上要求认真思考、梳理全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严格按...
6月2日,县文广旅体局执法大队联合县委宣传部、县教育局等部门开展了“六一”“端午”期间校园周边文化市场执法检查专项行动。 在行动中,执法人员先后到南乐县新希望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