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观光综合排名第0位
城关镇郭庄村简介
城关镇郭庄村位于南乐县城北1公里,106国道西侧,6个村民小组,212户农家,全村共有1046口人。我村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评定为“全国文明村镇”、被【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首批评定为“河南省文明村镇”、被【濮阳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评定为“市级文明村”。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村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经过多次会议讨论调研,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规划,在抓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带动新农村建设各方面的全面发展。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要求,为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支村两委在抓发展经济的同时,以村庄建设整治为重点,开展文明村创建,在此同时,我村把环境综合整治和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在整治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效,现将我村创建省级文明村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在思想上重视创建,把村庄环境整治和创建工作相结合
通过学习创建标准,我们支村两委人员充分认识到,创建国家级、省级文明村是一项改善投资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发展村级经济,推动全村和谐发展的系统工程,同时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村党支部、村委会全体人员始终把创建工作放在首位,制定了创建工作计划,成立了领导小组,做到各项创建同规划、同实施、同检查、同考核,从而保证了各项措施的落实。村民既是文明创建的受益者,也是参与者。创建工作需要他们不断增强责任意识,主动参与、积极配合,大力宣传创建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理念,正确处理长效管理和集中管理的定位。
二、组织上保证创建,做到领导到位、责任明确,运作规范。
切实加强文明创建的组织领导,每月召开工作会议,及时调整充实村级组织,村创建办的主导、组织和协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及时成立了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从而形成了强有力的创建组织网络。具体负责日常事务,配备了5名专兼职人员。同时建立调整了健康教育、环境食品卫生、法制教育、环境保护、公共场所及饮用水卫生、经济建设、村级卫生和资料等8个专业性小组,强化对各项工作的指导和落实力度,村创建办多次召开创建领导小组成员扩大会议,强化标准意识,明确目标任务,并抽调工作骨干充实创建工作班子,保证了创建工作的有序开展,高效运作。同时按照创建计划要求,建立领导干部分工负责,做到责任到人、考核明确。
三、措施上加快创建,做到主动进位,狠抓落实,提升层次
(一)广泛开展创建教育,居民素质日益提高。我们主动建立健全育教网络,建立了创建领导小组,配备专(兼)职人员。切实加大宣传力度,通过远程教育平台,固定宣传栏和集中宣传等多种形式,开展文明教育宣传,广泛普及科学卫生知识。每个村民小组有兼职教员,组织学习、宣传。我村积极开展“农民健康教育行动”,健康知识入户率达90%以上。
(二)围绕工作重点,开展重点整治
郭庄村显著的优势就是生态。提高人居环境,改善村容村貌,利用闲置小院,种植花草及果树。村前有果,村后有树,绿树环抱,果树拥抱,田园中间有村庄,生态环境优美,景色清新自然,置身其中,眼前是一副美丽的田园画的感觉,轻松、自然、休闲。我们在创建时,充分结合生态这一特色来做特色文章,保持原来的自然风貌不变,只在细节上小作调整,充分体现自然生态特色。不随意毁一棵树,不填一口塘,不挖一车土,村前屋后绿化,门前庭院果树,让创建工作还归于自然。
清理村庄生产生活垃圾。按照村容整洁、人居舒心、规范管理、长效受益的要求对村庄的生产生活垃圾进行了全面的清理,本村清理了各种杂物及生活垃圾1700多吨,成立了由5人组成的专职保洁队伍,实施道路保洁及河面打捞漂浮物的长效管理,做到了垃圾及时清运,达到日日清,清运率100%。大力提倡使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实现严格的环境保护工作责任制。
大力推进改厕。按照文明、卫生、科学的要求,加快户厕改造力度,对露天粪缸进行整治取缔。一是新改厕卫生户198户,实现粪坑封闭化和三格化无公害处理,改厕率93.3%以上,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改善了卫生环境。
街道硬化:改善村环境面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硬化柏油路面1700余米,路边石3400余米,铺设马路砖7800平方米,广场提升硬化1000余平方,灯笼胡同500平方,便利群众出行,为美丽乡村增砖添瓦。
污水管网:加强村庄规范化管理,农村生活垃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村容村貌为主攻方向,修建污水管网1670米。
(三)抓好综合治理,坚持群防群治。维护村民利益,维护社会治安稳定是首要任务,我们能坚持把综合治理工作放在首位,着重加大投资。村成立了五人的辅警队伍,夜间在本村范围内巡逻,对外来人员全部情况量化在册,掌握好资料。村干部轮流值班,对群众来访随时接待,对矛盾纠纷及时解决,把问题处理在萌芽状态,对实在解决不了的主动与上级主管部门联系,请他们帮助解决,几年来未发生越级上访和恶性事故发生。
四、以“除陋习,讲公德,树新风”为主题,推进文明创建
(一)、开展专题活动,加强公民道德规范教育
我们在经常开展“除陋习,讲公德,树新风”活动的同时,在2019年我村组织百名村民,在我村开展倡导健康生活专题活动,会议由村书记宣讲开展各项活动的重大意义,使村民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和文明健康习惯。广泛开展公民道德规范教育,实行村规民约制度上墙。定期组织村民,结合村规民约,自找自查,发现好人好事,及时予以表扬奖励,及时制止不良的危害社会的坏风气,做好后进青年的帮扶教育工作。
(二)、深化创评活动,打造道德郭庄
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开展“评”家风、“"晒”家风、“亮”党风活动,定期举办“十星级文明户”、“文明庭院”、“身边好人”、“新乡贤”、好婆婆、好媳妇”"优秀党员等创评活动,共评选出“十星级文明户30户,“文明庭院示范户”20户,“身边好人”5人,“新乡贤"3人,“好婆婆、好媳妇”10人,“优秀党员”5人。今年以来,郭庄村将“文明庭院"创建工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通过发倡议书、张贴标语、喇叭广播等形式,大力宣传开展创建“文明庭院"活动的重要意义。并结合本村实际,在村内开展“文明庭院"创建活动,以庭晥整体环境美、卫生保洁健康美、家庭互爱和谐美、移风易俗风尚美、热心公益奉献美为标准,逐级开展评选活动。同时,专门成立了一支由支村两委、党员代表、小组长共12人组成的村“文明庭院"评比委员会,建立评比制度,每月检査一次,全村212户通过“文明庭院评比委员会检查评比,年底评比出“文明庭院"20户,对评出的文明庭院"示范户进行物质奖励,用榜样的力量在郭庄村发挥正能量。
六、培育富民产业,打造灯笼郭庄
郭庄村灯笼文化由来已久,早在清朝康熙年间,村中有画龙皮的画匠,因制作工艺相近,灯笼的手艺在那时流传了下来。同时,由于郭家庄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为灯笼制造及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和广阔的市场。2018年以来,郭庄村通过培育发展灯笼产业,注册了南乐县鑫烨灯笼有限公司,实现产销一体化,2018年8月再次带领村里留守妇女去石家庄和浙江义乌等地,学习灯笼制作新技术,并建造传统与现在相结合的郭庄灯笼厂(包括传统灯笼与研发、制作、展示),让村里留守妇女们都有了活干,使小家庭增加了客观的收入,更壮大了村集体经济。近几年,每逢元宵节,便举办灯笼秀活动,灯笼款式达百余种,对外开放,观灯人数高达10万余人,叫响了郭庄“灯笼小镇”文化旅游品牌,
七、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意识,不断推进村级各项管理
(一)坚持村干部述职述廉工作,促使村内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村干部是连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为了使村干部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断改变浮躁的工作作风,为群众多办好事、办实事,每年都由全体村干部在党员、议事代表会议上对自己一年的工作进行述职,并由党员、议事代表对各人进行无记名的考评,并将考评结果上报镇组织科备案,使村干部都能自觉执行各项政策、决议,并使村内各项工作都能做到顺利开展。
(二)坚持收支预决算,突出合同签订,强化管理水平,规范村务公开。村级财务是农民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抓好村级财务管理工作十分重要,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和核算是新时期的必然要求,规范村集体经济组织行为,推行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维护股民的合法权利,维护农村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要求。多年来,我村都坚持年初制定好收支预算方案,并坚持从紧把握、从严使用的原则,按方案计划使用,按期对照使用情况张榜公布,年终搞好决算,并向党员、代表会议通报当年情况,保证群众的知情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