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喜报!我县3家非遗工坊榜上有名

发布时间:Jun 16, 2025 | 作者:文化南乐



记者从6月14日上午举行的濮阳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活动中获悉,因在助力乡村振兴中表现突出,我市16家非遗工坊荣获市级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并受到表彰。  
图片


      据介绍,非遗工坊是由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发展而来。2021年12月,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国家乡村振兴局综合司共同发布《关于持续推动非遗工坊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通知》,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非遗工坊的建设。非遗工坊多依托当地非遗相关龙头企业、合作社等,为非遗活态保护与赋能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抓手。近年来,市文广体旅局、市人社局、市农业农村局联合积极开展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成效显著。聂氏麦秆画非遗工坊荣获国家级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聂氏麦秆画、憨婆婆老粗布、渠村黑牛肉、西街龙舞4家非遗项目荣获省级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荣获市级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的16家非遗工坊,分别为:

元村杨记豆腐干非遗工坊

杨楼月饼非遗工坊

憨婆婆老粗布非遗工坊

聂氏麦秆画非遗工坊

渠村宏源黑牛肉非遗工坊

南乐西街龙舞

马庄养源堂酿造非遗工坊

舒氏下水非遗工坊

茂家红酒非遗工坊

魏氏食品非遗工坊

陈氏面塑非遗工坊

濮阳“和锦堂”古琴坊

陈氏绢艺展示馆

七醒面业非遗工坊

田不二小磨香油非遗工坊

寿星庄园


      据市文广体旅局非遗科负责人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的经济、人文、生态等价值能够为乡村全面振兴持续赋能。积极探索非遗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的实践路径,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对建设农业强市具有重要意义。此次获评典型案例的非遗工坊,涵盖工艺振兴、民俗活化、美食富农、艺术增收等多个领域,充分展示了濮阳非遗资源在乡村振兴中的巨大潜力和积极作用。




终审|程双伟

编辑|李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