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仓颉故里绘新景:南乐县文旅融合的四维进阶之路

发布时间:Jul 2, 2025 | 作者:文化南乐


在黄河故道与卫水之滨,南乐县如一方文明砚台,浸润着仓颉造字的上古遗韵,汇聚着中原、齐鲁、燕赵文化的交融风华,更孕育着运河、民俗、庙会与戏曲文化的千年文脉。近年来,这座千年古城以“字圣故里”为精神内核,以“旅游+”为创新引擎,通过产业富民、服务惠民、活动乐民、项目利民的四维实践,让历史文脉与时代活力在文旅融合中焕发出璀璨光芒。







01

IP引领·文旅产业富民:让文化资源成为发展动能


南乐深谙“文化为魂、产业为体”的发展之道,以“仓颉”“杏花”两大IP为核心,构建文旅融合的产业矩阵。“乐跃龙门 最美推荐官”讲解员大赛让本土文化使者走向前台,“龙行神州 字游河南”跨城文旅合作串联起濮阳、安阳、漯河的文字之旅,每年一届的仓颉文化宣传周更以“汉字源头”为纽带,吸引数万游客追溯文明根脉。


微信图片_2025-08-19_162733_555.jpg

微信图片_2025-08-19_162738_192.jpg
微信图片_2025-08-19_162741_434.jpg

微信图片_2025-08-19_162745_104.jpg
微信图片_2025-08-19_162749_256.jpg

微信图片_2025-08-19_162752_752.jpg

在资源整合层面,南乐通过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与旅游资源普查“双轮驱动”,摸清文化家底;五条精品旅游线路如丝线串珠,将农业采摘、红色教育、工业体验等业态有机串联。随着仓颉陵文化旅游景区跻身国家4A级景区,“中国仓颉文化之乡”的品牌效应持续释放,研学旅行基地的挂牌更让千年文字文化走进校园、融入生活,年接待游客量突破百万人次,文旅产业成为县域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微信图片_2025-08-19_162756_104.jpg

微信图片_2025-08-19_162759_591.jpg
微信图片_2025-08-19_162804_728.jpg

微信图片_2025-08-19_162808_216.jpg


02

服务均等·文化惠民于心:让发展成果滋养民生底色



微信图片_2025-08-19_162811_960.jpg

微信图片_2025-08-19_162815_567.jpg


“文化惠民不是口号,而是触手可及的生活温度。”南乐以“五大品牌、五大赛事、五项举措”为抓手,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每年200余场“送戏下乡”让目连戏、坠子书等非遗技艺走进田间地头,5万余名村民在家门口享受文化盛宴;仓颉庙会社火展演中,60余支民间队伍舞动千年民俗,2000名表演者与5万观众共绘“活态文化图谱”。

微信图片_2025-08-19_162821_229.jpg

微信图片_2025-08-19_162828_425.jpg
微信图片_2025-08-19_162832_232.jpg

微信图片_2025-08-19_162835_566.jpg

节庆活动更是成为文化惠民的闪亮名片:春节期间5600套义写春联送进千家万户,“舞动春天”舞龙舞狮大赛吸引20支队伍竞演;元宵节“非遗大集”汇聚百项传统技艺,数十万游客在灯谜与民舞中感受中原年味。凭借扎实成效,南乐获评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优秀县区,100万元专项奖励资金注入基层文化建设,图书馆亦荣获省“全民阅读优秀组织单位”,文化之光遍洒城乡每个角落。

微信图片_2025-08-19_162838_849.jpg

微信图片_2025-08-19_162842_078.jpg
微信图片_2025-08-19_162845_711.jpg

微信图片_2025-08-19_162849_212.jpg

03


文体交融·活力乐民成势:让健康生活点亮城乡图景



微信图片_2025-08-19_162852_810.jpg

微信图片_2025-08-19_162856_653.jpg

南乐将全民健身作为文旅融合的“活力纽带”,构建“赛事+设施+乡村”的立体发展模式。河南省社区运动会南乐站吸引千余名群众同场竞技,全民健身月活动中2000名运动爱好者在太极拳、鞭陀等23个项目中展现活力,“共享太极”大赛更让传统武术成为城市文化符号。

微信图片_2025-08-19_162901_527.jpg

微信图片_2025-08-19_162905_166.jpg
微信图片_2025-08-19_162908_945.jpg

微信图片_2025-08-19_162912_752.jpg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5个乡镇的塑胶篮球场、4个乡镇的足球场如繁星散落,构建起“10分钟健身圈”。文体活动的蓬勃开展让乡村焕发新生:梁村乡跻身省级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张庄村获评省级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文化部“四季村晚”示范展示点的挂牌,更让乡土文化在文旅融合中重焕生机,成为乡村振兴的亮丽注脚。

微信图片_2025-08-19_162916_769.jpg

微信图片_2025-08-19_162920_544.jpg

04


项目筑基·产业利民致远:让千年古城焕发时代生机




微信图片_2025-08-19_162924_758.jpg

微信图片_2025-08-19_162929_263.jpg

南乐以“项目为王”筑牢文旅发展根基,一场场“文化筑基”工程正在这片土地上拔节生长:589万元注入仓颉文化博物馆数字化升级,2600万元建成的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串联起运河记忆,800万元打造的城墙遗址公园让历史年轮可触可感。文庙学宫仿古建筑群、目连戏排演中心、综合游客中心等项目相继建成落地,形成“文物保护—文化展示—旅游体验”的完整链条。


微信图片_2025-08-19_162932_863.jpg

微信图片_2025-08-19_162936_445.jpg

如今,文庙二期工程、仓颉陵基础设施建设已全部竣工,总投资超亿元的文旅项目矩阵,正让南乐从“文化资源大县”向“文旅强县”跨越。当游客在数字化展馆中解码汉字起源,在大运河畔聆听千年桨声,在红色旧址感悟革命精神,一幅“古今交织、产城融合”的文旅新图景已然铺展。

微信图片_2025-08-19_162939_867.jpg

微信图片_2025-08-19_162943_353.jpg
图片
图片

从仓颉造字的上古传说,到文旅融合的时代新篇,南乐始终以文化为魂、以创新为翼。这里的每一处文物遗址都是文明的坐标,每一场民俗活动都是生活的诗行,每一个文旅项目都是发展的注脚。当“仓颉故里 乐游乐享”的品牌越擦越亮,这座古城正以开放的姿态,邀请四海宾朋共赴一场穿越千年的文化之约,在字里行间读懂中国,在山水之间遇见未来。



审核|程双伟

文字|裴晓阳

编辑|李冰冰